本期嘉宾: 邵东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 卢正雄 邵东一中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 左新安 邵东一中英语教研组组长 刘良求 邵东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 张文迪 邵东一中化学组 唐智 本期主持: 杨元崇 刘春联 王庆永 语文:四个结合破解借景抒情密码 借景抒情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抒情方式,历次高考对此情有独钟。考生需要从四个方面去破解诗歌鉴赏中借景抒情的密码。 其一,理解景物的特殊内涵。比如,“ 松柏”象征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杨柳”表现依依惜别或思乡怀人; “梧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在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约40多个,这里不一一列举,考生要准确识记其所蕴含的特定情感。 其二,紧紧扣住诗歌中景物的季节背景。春天的景物,多以春水和春花为咏唱对象,或暗示诗人的凌云壮志,或折射出悠然的闲情,或流露出诗人因静品不凡场景而顿生隐逸之心。但暮春时节也往往出现落红无数时顺水漂零的景象,让人慨叹春光已逝的无奈。夏季的景物,往往是以蝉噪林动、白莲碧叶等意象描绘闲卧幽居的美好生活和欢乐情趣,不经意中流露出诗人享受恬静自然的闲适心情。秋天的景物,悲秋之情是主流,多感叹生命脆弱、韶光易逝,或抒发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伤感之情。冬天景物,雪与梅无疑是咏唱的主体,冬雪呈现的是情趣美,而梅则赋予了超凡脱俗的高逸情操趣味。 其三,紧紧把握诗歌情感与景物的交融。诗歌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如严维《丹阳送韦参军》,其中“寒鸦飞尽水悠悠”的景物描写实际上是自己送别友人后的失落悲怆之情的写照,茫茫一片江水中唯见寒鸦,不见友人,这样的伤感之情远胜于直言的相思之痛的表述。 其四,紧扣住诗歌中景物之间组合的特点:次与主、动与静、点与线。比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张继《枫桥夜泊》就体现了次与主的特点;王维《萍池》就是动静结合的好例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是一个点,“黄河”是一根线。 数学:熟练运用数学思想解新题型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当加以归纳总结: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等等。掌握了数学思想,并通过适应性训练,积累解题经验,即可灵活应对各种高考新题型。 例 设函数f(x)=2x-cosx,{an}是公差为π8的等差数列,f(a1)+f(a2)+…+f(a5)=5π,则[f(a3)]2-a1a5= A.0 B.π216 C.π28 D.13π216 [解题思路1] f(a1)+f(a2)+f(a3)+f(a4)+f(a5) =2(a1+a2+a3+a4+a5)-(cosa1+cosa2+cosa3+cosa4+cosa5) =5π, 猜想cosa1+cosa2+cosa3+cosa4+cosa5 =0,① 则a1+a2+a3+a4+a5=5a3=5a1+10×π8=5π2,解得a1=π4,a3=π2。 现验证①式是否成立: cosa1+cosa2+cosa3+cosa4+cosa5 = cosπ4+cos3π8+cosπ2+cos5π8+cos3π4 = cosπ4+cos3π8+0-cos3π8-cosπ4=0,猜想成立。 ∴a5=π4+4×π8=3π4,f(a3)=f(π2)=π-cosπ2=π, 故[f(a3)]2-a1a5=π2-π4×3π4=13π216。 [解题思路2] f(a1)+f(a2)+f(a3)+f(a4)+f(a5) =2(a1+a2+a3+a4+a5)-(cosa1+cosa2+cosa3+cosa4+cosa5) =10a3-(cosa1+cosa2+cosa3+cosa4+cosa5) =10a3-[cos(a3-2π8)+cos(a3-π8)+cosa3+cos(a3+π8)+cos(a3+2π8)]=5π, ∴10a3-5π=cos(a3-2π8)+cos(a3-π8)+cosa3+cos(a3+π8)+cos(a3+2π8) =2cosa3cosπ4+cosa3+2cosa3cosπ8 =(1+2cosπ4+2cosπ8)cosa3 =(1+2)+\r(2+\r(2))cosa3 设g(x)=10x-5π-(1+2)+\r(2+\r(2))cosx, g'(x)=10+(1+2)+\r(2+\r(2))sinx>0,g(x)单调递增,最多有1个零点。 g″(x)=-(1+2)+\r(2+\r(2))cosx,g'(x)在x=kπ+π2处有拐点, 经验证a3=x=π2, 所以a1=π2-π4=π4,a5=π2+π4=3π4,f(a3)=f(π2)=π-cosπ2=π, [f(a3)]2-a1a5=π2-π4×3π4=13π216,故选D。 练一练 已知点A在圆x2+y2=1上运动,点P,Q在圆x2+y2=5上运动,若A,P,Q运动时始终保持AP⊥AQ,则线段PQ的长能达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1,2 B.2,3 C.2,4 D.3,4 本题供大家思考,答案为C。 英语: “转换法”在阅读填空题中的运用 湖南高考英语阅读填空题考查到的内容有:直接信息题;转换信息题;概括信息题。其中转换信息题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这类题主要考:词性、句式、短语的转换。 一、词性转换 词性转换包括动词与名词互换、形容词与名词的互换等。如: (1)maintain reliable water supplies → to supply adequate water (2012·湖南,73) (2)stabilization(稳定) of banks→ stabilizing river banks (2012·湖南,77) (3)impro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service quality improvement 温馨提示:在第三轮复习中考生很有必要加强词性转换训练。 二、句式转换 句式转换常将从句化为名词短语或不同的谓语结构表达同一意思。如 (1)Liquids help in quick absorption of nutrition.→ Liquids help to absorb nutrition quickly. (2)Make sure there is plenty of room in your e-mail box. → Make your e-mail box have enough room. (3)This happens when a person fails to govern his nerves efficiently. → This happens when a person’s nerves aren’t governed efficiently. 温馨提示:考生在高考冲刺阶段要特别注意从句与非谓语的转换训练以及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训练。 三、短语转换 短语转换包括短语本身形式的变换以及同义短语和反义短语的转换等。如: (1)helpful to a teenager in doing school work→ helping one do school work (2011·湖南,72) (2)start out at half the pay of a journeyman(学徒工)→ half the pay of a journeyman at the beginning (2010·湖南,75) (3)Most of us are not in favor of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The majority of us are against smoking in public places. 化学:挖掘高考热点,分四步走提升解题能力 阿佛加德罗常数和离子反应等内容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热点之一。建议考生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按照四个步骤:抓知识热点——拓展提升——变换思维——综合运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综合运用部分。运用离子之间反应规律,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推断结果并验证。 例 A、B、C、D、E均为可溶于水的固定,组成它们的离子有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据此推断,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和D的化学式A Na2CO3 D Ba(OH)2 (2)写A与B反应离子方程式 3CO32-+2Al3++3H2O=2Al(OH)3+3CO2↑ (3)写出实验4,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解析:上述离子之间相互混合,生成的沉淀,可能为BaCO3、BaSO4、Mg(OH)2、Al(OH)3,产生的气体只有CO2,又BaCO3、Mg(OH)2、Al(OH)3均能溶于酸(H+)。只有Al(OH)3能溶于碱(OH-)而HSO4-=H++SO42-表现为强酸性,所以E中含有HSO4-,D中含有OH-实验④可知,B中含有Al3+和SO42-,则D还含有Ba2+,结合实验①②③,则A为Na2CO3,B为Al2(SO4)3,C为MgCl2,D为Ba(OH)2,E为NaHSO4 (Mg(HSO4)2) 历史:选择利己观点解答开放性试题 张文迪建议考生在解答开放性试题时, 要选最有利于自己答题的观点,并做到史论结合。如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编者注:限于版面,此图省略。请考生在2012年湖南高考试卷题本复印件中找到该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考生审题时可发现,外在 “冲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教材不难发现,在近代史上每一次冲击,都存在相应的变化,教材上的论证也很容易找,所以这道题从肯定的角度去答很容易着手,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现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再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 若反对 “冲击-反应”模式这种观点,应侧重从中国社会内部动力角度来阐述反对,从近代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人物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背景来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着重强调中国近代社会内部动力和变化的必然性。 第三种,若认为 “冲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就从上述两种观点综合辩证分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从内因角度给予否定。
SourcePh">